台灣出悍將雄兵
清朝被列強打得七零八落,但並非每場仗都輸,凡是有台灣軍參戰的,都意外地戰勝了!例如中俄尼布楚條約,台灣藤牌軍打敗俄皇王牌哥薩克騎兵,這也是清朝和列強簽訂的唯一平等的條約,而這仗是台灣人打勝的!
還有1884年10月法國遠東艦隊在台灣滬尾(今淡水)被台灣軍擊敗。
中日戰爭時台灣軍首次參加的戰役是1937年8月的上海戰役(淞滬會戰),
日軍原本以為上海租界區的陸戰隊可以輕易解決中國軍,沒想到遇到強烈反擊,
而且日軍有被包圍殲滅之危,日本緊急調來台灣軍重藤千秋部隊和第三、十一師團。
隨著戰事擴大又陸續增兵。
重藤支隊台灣軍一加入上海戰役就立刻使戰局改觀,重藤支隊於是被派為先鋒,
陸續突破吳福防線、錫澄防線,使日軍得以向南京推進。
只是重藤軍隊並未進入南京,也沒有參加南京大屠殺。
這可能是日本官方考慮台灣軍大多是漢人的緣故,怕屠殺會刺激台灣人反感。
台灣軍在攻下南京後又參加武漢大會戰,因為重藤千秋戰死,繼任者為波田重一,
所以台灣軍改稱波田支隊。波田因戰功升為中將後,繼任者飯田祥二郎,
所以又改稱飯田支隊。
波田支隊一直擔任武漢會戰的先鋒部隊,而且經常是以幾千人力戰數十萬大軍,
感覺上日本根本就把台灣軍當做砲灰犧牲品,台灣軍在前面廝殺,
日本正規軍再隨後過來收割戰果。
波田支隊是第一支攻入武漢的日本軍隊,替岡村寧次搶得頭功。
波田支隊因為進軍太過迅速,經常得不到後勤糧食支援,所以想盡各種方法就地取食,
例如用鹽汁泡桃樹葉,或抓青蛙魚蝦,這些克難方法應該是台灣軍中的高砂義勇軍建議
的吧!
估計台灣軍在中國殲滅的中國部隊人數在一百萬左右!!!!!!!!
單單馬當要塞之役就殲滅中國軍二萬多人(53師、167師大部)。
其中也包括後來在台灣進行228大屠殺的劉雨卿部隊。
劉某為何會殘殺台灣人應該和淞滬戰役與武漢戰役有關吧?
因為這兩次戰役他的部隊都被台灣軍打光光!!
若對照同時期日軍的戰況,台灣軍的驍勇馬上可以比較出來。
例如湖口之役後,台灣軍繼續向西邊的瑞昌挺進,友軍106師(兵力人數是台軍的十倍)
隨後到達湖口後卻不和台軍並肩作戰,而是向南挺進,結果被中國軍打得淅瀝嘩辣。
而台軍獨自面對三大集團軍數十萬大軍卻毫不疑懼,一連打掉好幾個師
瑞昌城周圍可說屍橫遍野,第九戰區總司令陳誠不斷增兵,曾一度把台灣軍逼到岸邊。
日本這才派出丸山支隊援助。瑞昌城也因此迅速被攻下。
國民黨不是不知道台灣人的驍勇善戰,但為何34年取得台灣後不知道運用台灣人的驍勇?
反而用槍屠殺手無寸鐵的大批台灣青年,如果228大屠殺沒有發生,
那原本要被殺的十萬台灣青年可能已經在中國大陸打敗數百萬眾的共軍了,
國民黨也因此可以保有大陸。可惜國民黨只顧報仇,幾乎殺光台灣最精銳的戰士,
當然也丟了大陸。
看看有台灣軍參加的國共內戰是不是都是勝利的?例如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炮戰等等。
台灣人現在該知道的是自己有多強,應該是全華人圈中最強的。
原因有很多,除了和原住民基因交換而改良體質外,台灣人習武風氣也很盛,
而且功夫都是道地高深的。因為這些武術都是源遠流長的真正中華武術,
源自於清朝末年義和團事件後,大批被追殺的武師渡海來台,
因此使武術在台灣開花結果。例如很有名的西螺七崁祖師阿善師,
他就是義和團事變後逃來台灣的少林武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