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身高之謎
出土漢簡記載出入者身分資料和身高,顯見身高在漢代是人身基本資料之一,現代學者並從漢簡所記身高資料算出當時平均身高是168公分。和兵馬俑平均190公分差很多。但168是平均值,其中不乏有190以上的人,兵馬俑是秦國精兵,當然是選用高大強健者為之,較矮的就留守本土。
但秦末天下大亂,項羽坑殺25萬秦國精兵,這顯然會使高大基因庫減少,導致漢朝人身高變矮。基本上來說,冷兵器時代以高個子較可能成為猛將,因為高大強健者較能長期舞動兵器。
東漢末到三國時代歷史人物身高在三國志(正史)、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中都有記載,現列表比較如下:
|
三國志 |
三國志平話 |
三國演義 |
兀突骨 |
|
|
1.2丈 283cm |
呂布 |
無 |
1丈 236cm |
無 |
魏延 |
|
1丈 |
8尺 |
關羽 |
無 |
9.2尺 217cm |
9尺 212cm |
孔明 |
8尺 |
9.2尺 |
8尺 189cm |
董卓 |
|
8.5尺 201cm |
|
何夔 |
8.3尺196cm |
|
|
程昱 |
8.3尺 |
|
|
司馬儁(懿祖父) |
8.3尺 |
|
|
許褚 |
8尺餘 190cm |
|
8尺 |
劉表 |
8尺餘 |
|
|
馬騰 |
8尺餘 |
|
|
華雄 |
|
|
9尺 212cm |
張飛 |
無 |
|
8尺 |
趙雲 |
8尺 |
|
8尺 |
赤兔馬 |
|
|
8尺 |
劉備 |
7.5尺 177cm |
7.5尺 |
7.5尺 |
曹操 |
無 |
無 |
7尺 165 cm |
張松 |
|
5.5尺 130cm |
|
馬超 |
無 |
無 |
無 |
黃忠 |
無 |
無 |
|
張遼 |
無 |
無 |
|
樂進 |
短小 |
|
|
公孫讚 |
無 |
|
|
夏侯惇 |
無 |
|
|
袁紹 |
無 |
|
|
東漢一尺約今0.236公尺,一斤約0.22公斤。
只在三國演義出現的烏戈國首領兀突骨身高約283公分。一般的觀念認為緬甸、泰國、寮國一帶的人身高不高,但那是現在的情況,兩千年前就不一定如此。而且烏戈國人到底是哪一種民族又無法確定,有人說烏戈音近吳哥,所以應該是寮國吳哥帝國的前身。
用大象作戰在東漢三國時的波斯、印度很普遍。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藤牌軍也很有名,勢力已到達西藏、新疆一帶。波斯人屬於亞利安白種人,身材就比較高大,那會不會有波斯人自印度翻越高山來到雲貴高原,建立烏戈國,這也是有可能的。演義描述藤牌軍戰力強大,似乎以來自波斯帝國的藤牌勁旅較有可能,或許烏戈軍本來就是波斯帝國派來入侵中國的先鋒部隊,卻被孔明所殲滅。但現在貴州省安順縣歪寨村宣稱是烏戈國後裔,並出示藤甲,所以兀突骨是否真有其人還有待考證。
至今最高的人是1880年左右的清朝時代婺源縣人詹世釵,身高達319公分。他父親身高是248公分,所以這是家族遺傳,並非巨人症。詹家有巨人基因,那三國時代出現呂布高236公分便不足為奇。
正史三國志有記載身高的人物還不少,但很多重要人物卻沒有身高資料,例如呂布、曹操、夏侯淵、馬超、黃忠….等等。樂進雖沒身高記載,但卻有短小的描述。有些身高記載和不同版本的小說都是一樣的,例如劉備都是7.5尺(177公分),這對照下便加強了小說記載的可靠性。
但小說之間的身高記載有時相差甚大,例如魏延在平話中是和呂布一樣高的巨人,但在演義中卻矮了47公分,到底是平話對還是演義對?三國志平話出現的時間比演義早,所以魏延高達236公分的說法較早。以魏延的姓氏來看,他高達236公分是可能的,因為春秋時代晉文公身旁有位巨人大力士魏犨,魏延或許是巨人的後裔,甚至和呂布還是同宗。因為魏犨的孫子魏琦被封在呂,於是改叫呂琦,後世因此姓呂。呂布是古代晉國所在的五原人,呂布是呂琦的後代可能性極高。呂布、魏延同出魏犨一脈,所以都遺傳了大力士巨人的基因。呂布曾說和屬下魏續有內外之親,但呂夫人姓嚴不姓魏,所以這內外之親便可能指同宗,同出於巨人大力士魏犨。而毛宗岡刪定本不記呂布身高,且把魏延拉矮47公分,為的是避免搶去劉關張和諸葛孔明光芒。
演義雖然沒記呂布身高,但轅門射戟時呂布抓起袁術大將紀靈”如提孩兒”的說法卻露了餡,紀靈可是山東人,山東多長人,何況身為十萬大軍統帥絕非是能小看的人物,而呂布竟然能像提小孩那樣單手提起可能重達150公斤(加上盔甲、兵器)的紀靈,顯然呂布是相當高大且有力的,甚至可能比平志記載的一丈還要高,也可能比兀突骨1.2丈高,但如果把呂布身高1.2丈以上寫下來,那豈不是讓關羽、張飛也像紀靈一樣變成小孩。
演義和平志都有三英戰呂布的描述,本來以多打少是不光彩的,但如果呂布是1.2丈以上的大力士巨人,那三個打一個甚至還被認為不公平。所以三國演義大費周章地描寫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便間接地透露出呂布外觀遠比關羽、張飛巨大許多。演義還有提到赤兔馬高八尺(189公分),當時還沒有馬鐙,所以要騎這麼高大的馬鐵定是要巨人才有辦法,身高可能要283以上(1.2丈以上)才能夾穩馬腹。
至於是羅貫中沒寫呂布身高,還是毛宗岡刪掉?應該是毛刪掉可能性較高,因為羅貫中在描寫呂布出場時文辭相當華麗,宛如男主角出場,沒有理由不再補上一句身長一丈三尺的加強語句。清朝初年的毛宗岡已無法相信古代中原有像呂布那樣高達或超過三公尺的巨人,所以就刪掉呂布身高。而兀突骨身上還長魚鱗,已跡近於神話傳說,何況不是中原人,在蠻荒多怪物的觀念下保留了一丈二身高的記載。
三國志記載程昱高8.3尺,約196公分,已經可以打NBA,比林書豪還高5公分,而有這身高紀錄的竟然就有三人。8尺(189公分)以上的也有8人之多。但三國志明文記載萬人無敵的關羽、張飛卻沒有身高記載,[人中呂布]的呂布也沒有,但趙雲、許褚等武將卻有,是不是陳壽認為這三人高得太離譜而不敢記載,怕後人誤以為他在寫偽史。而兩公尺以內的人可能尚是當時可以接受的事,畢竟漢簡顯示的漢人平均身高是168公分,兩公尺以上,甚至將近或超過三公尺便太神話了!
身高最矮的是平話中的張松,只有130公分,這應該是侏儒症的患者,其實在現代也很常見。目前世界紀錄的矮人只有48公分高。
如果兀突骨果真只是小說人物,那東漢三國第一巨人就是呂布了,身高至少在284公分以上!說不定還比詹世釵的319公分還高!